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
回首頁
位置 奇人軼事 操作 上一篇 下一篇

標題 發表刊物 日期
有肚量 有福氣的王國珍 浯江副刊 2009.06.23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有肚量有福氣的王國珍  

/林怡種


        「有山后富、無山后厝」──十八幢閩南古厝的故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    民國八十一年,金門終止「戰地政務」實驗,結束長達四十一年的「封島」軍事管制,大門正式對外開放,觀光客爭相飛臨金門,想揭開戰地神秘的面紗,兼而探訪島上豐富的人文史蹟。

        的確,金門島自民國三十八年「古寧頭戰役」之後,開啟「國、共」兩軍長期隔海對峙,一邊高唱「反攻大陸」,另一邊則揚言「解放台灣」。尤其,自民國四十七年「八二三砲戰」起,至民國六十八年元旦止,對岸的共軍砲兵部隊,總計對金門群島一百五十平方公尺的土地,發射九十七餘萬發的砲彈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時,因島上軍民時時備戰,構築許多碉堡、坑道等防禦設施,近年來,隨著兩岸關係逐步緩和,島上駐軍陸續撤離,留下許多戰役遺址,成為主要的觀光賣點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觀光客到金門,除了想參訪戰役景點,也想看看島上豐富的人文史蹟,其中,位於島之東北隅的「金門民俗文化村」,是觀光客必訪的行程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提起「金門民俗文化村」,便讓人自然而然地想起「有山后富,無山后厝」的俗諺,以及清末旅日僑商王敬祥資助        國父孫中山先生革命,建立中華民國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 話說昔日的金門,地瘠民貧,絕大多數的成年男丁,爭相挽著包袱「落番」到南洋討生活,雖然,在番邦靠出賣勞力賺錢,工作環境差,傷亡率高,所謂的「六在、三亡、一回頭!」絕大多數落魄客死異鄉,能衣錦還鄉者不多。但唯獨有僑匯的家庭,才能過較好的生活,甚至,匯錢回來蓋「番仔樓」,因而前仆後繼,相續結伴下南洋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般而言,金門先民出外討生活,普遍是到新加坡、印尼、馬來西亞等南洋群島,先到者站穩立足點之後,再相互介紹,一批又一批的過去,經過不斷的繁衍,如今旅居海外的金籍鄉僑,已超過七十萬人,甚而形成「金門幫」。諸如:盛產石油的島國──汶萊,總人口約三十四萬人,華人即有五萬人,其中,來自金門僑親有三萬多人,且屬於小金門籍者逾九成。

        甚至,許多「出洋客」秉持金門刻苦耐勞的精神,在僑居地開創睥睨寰宇的大事業,分別在經濟金融、電力能源、海上運輸、觀光旅遊等領域獨霸一方,如旅居馬來西亞的工商鉅子楊忠禮、旅新加坡全球航業翹楚張允中、銀行家黃祖耀等等,所開創的事業王國,在當地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名揚國際!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在眾多華僑之中,出生金門山后村的王國珍,卻走相反的方向,隻身到東洋日本謀生;尤其,東洋「大和民族」先天精打細算,處處斤斤計較,一個從金門千里迢迢渡海而去的「孤鳥」,如何能在日本人群中立足?又如何能在「商場如戰場」中獲勝致富?

        此外,旅外華僑賺大錢衣錦還鄉,回到金門蓋房子,大都是興建具歐洲風味的「洋樓」,而王國珍一口氣蓋了十八幢「燕尾脊」式的磚瓦閩南傳統建築,亦屬箇中異數。

        一連串的疑惑,為揭開這些謎題,筆者先後多次訪問山后村的耆宿,以及「財團法人金門民俗文化基金會」董事長王少騏,並參考文化村內的簡介及相關報導。
經過多方的探討,初步找到的謎題是:

        ──有肚量、有福氣的王國珍。

        話說清朝同治七年(西元一八六八年),金門山后村人王國珍,於廿五歲那年隻身前往日本謀生,先在長崎落腳,租了一間小房子安頓下來,每天出外辛勤工作,節衣縮食過生活,夢想能存一筆錢衣錦還鄉。

        翌年冬天,在一個寒冷飄雪的夜裡,屋外突然傳來急促的敲門聲。王國珍開門查看,發覺是一位中年男子,用中國話請求借宿避風雪。雖然,與不速之客素不相識,但同是出外的炎黃子孫,所謂「人不親、土親」,於是,趕緊為他熬熱湯,招待吃晚餐,讓他渡過一個溫暖的寒夜。

        原來,不速之客是來自大陸東北的同胞,初次搭船渡海到日本,希望尋找貿易伙伴,推銷東北盛產的大豆、小麥及玉米等五穀雜糧,卻因人生地不熟與語言不通,訪友不遇流落街頭,幸王國珍收留招待,才沒有被凍死在異鄉。

        因為,東北客是專程到日本促銷農產,既然巧遇王國珍援助,且「同在異鄉為異客」,兩人形成莫逆之交,彼此商量的結果,由東北客提供農產品,合作在日本經銷。於是,清同治十年(西元一八七一年),王國珍先在神戶成立「復興號」洋行,做起販售大豆等五榖雜糧的生意。

        由於東北客感念王國珍救命之恩,除了貨源充分供應,且價格特別優惠。因為,大豆、小麥等五穀雜糧,是食品的製作原料,為每天的民生必需品,日本地狹人稠,需求量龐大;而且,五穀雜糧亦是畜牧業的主要飼料,消耗量亦至為可觀,因此。王國珍經營的「復興號」洋行開張後,業務便蒸蒸日上,生意愈做愈大,買賣的貨品愈來愈多,貨源擴增到福建的茶葉、和台灣的蔗糖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時,王國珍的兒子王敬祥,以及侄輩王敬濟等新生代,相繼加入經營團隊,關係企業應運而生,陸續在日本成立「振興號」、「源興號」及「致和號」等多家洋行,並開始擁有自己的船隊,商埠很快擴展到海外,先後在廈門成立「敬記洋行」和「昌記號」、上海的「復興隆」、新加坡的「和記公司」、越南峴港的「東南公司」、印尼泗水的「和興號」等等。此外,天津、大連、煙台、哈爾濱、台灣等地,也均設有商務分公司,行銷網路遍及亞洲各地,建立起龐大的事業王國。

        由於王國珍在日本經商事業有成,且因待人誠懇,平時熱心公益,深獲旅日僑界的愛戴,獲推舉擔任「阪神閩粵會館主席」,並出任「旅日華僑總會會長」,出錢出力服務旅日同胞,不在話下。

        清光緒二年(西元一八七六年),也是「復興號」洋行開張後的第五年,王國珍事業已具規模,業務步上軌道,決定暫時放下繁忙的生意,回一趟金門探視故鄉的親人。當他發現宗族人口眾多,卻沒有足夠的房屋居住,因而決定出資蓋房屋和學堂,讓族人有房子住,子弟也有求學讀書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畢竟,王國珍是旅居日本的生意人,在商場打滾多年,早已陶鑄「掌握企機,劍及履及」的精神,既然決定要興工蓋房子照顧族人,即刻開始尋找建地,著手進行籌建事宜。

        當時,山后村的聚落,位於金門本島的東北角,東向大海、北倚獅山,西臨五虎山,南與碧山接壤,環境依山面海,景色十分幽美。數百年前,居民選在北邊的山坳築屋而居,過著傳統的農耕生活,王姓居上方,稱為「上堡」;梁姓則在下方,稱之為「下堡」。

        經過仔細的勘察,王國珍看中「上堡」與「下堡」之間的一塊山坡地,面積約有五、六公頃,於是,專程到大陸江南地帶聘請建築名師,經過慎密的規劃,決定興建十八間兩落或三落的閩南傳統大厝,包括住宅、學堂與宗祠。

        土木工程藍圖完成規劃設計,王國珍從內地聘請工匠、木匠和石匠,並到泉州與漳州等地選購建材,於清光緒二年(西元一八七六)正式動工,前後歷經廿四個寒暑,直到清光緒廿六年(西元一九OO)全部竣工,總計興建二落大厝十六幢,三落學堂及二落宗祠各一幢,依山面海,坐西面東,分成三行整齊排列,合稱為「山后十八間厝」。

        因為,「十八間厝」併排而立,佔地四公頃,氣勢磅礡,美輪美奐,展現閩南傳統建築文化之美,也呈現華僑回饋鄉里之豪情,放眼金門島上絕無僅有,因此,凡是見過的人,無不驚羡不已,讚嘆「有山后富,無山后厝」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謂「有山后富,無山后厝」,意思是金門島上,可能有人和山后王氏家族一樣的有錢,但沒有人能和山后一樣大手筆,蓋那麼宏偉、壯麗的十八間雙落大厝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實上,就整體景觀而言,十八幢「燕尾脊」的紅磚瓦厝,順著緩坡而建,戶戶坐西面東,背後倚靠山坡,前覽浩瀚的碧海藍天,家家晨起開門迎朝陽,面對光明和希望!尤其,作為學堂的「海珠堂」,學生坐在正廳上課,即可觀賞旭日東昇,有如海上懸珠般之珣麗壯觀,因而命名為「海珠堂」。據說,當初的規劃設計,正希望學子每天面對朝陽,激勵奮發向上,成長之後能將王氏家風發揚光大,成就大事業貢獻社會,回饋家邦。

        其次,就構建格局而言,無論是庭院與樓閣的配置,或是牆壁、屋簷、樑柱或門窗的施作,俱是匠心獨運。特別是主屋屋脊採「燕尾」式,突歸則採「馬背」式,從巷弄向天空仰望,一幢幢的「燕尾脊」飛翹相向,仿若千軍萬馬、刀劍出鞘,展現劇力萬鈞,銳不可擋之氣勢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,屋宇地基皆以花崗石塊或石條構築,外牆則是紅磚疊砌,庭前、柱頭、牆壁與窗櫺,處處可見木雕、彩繪、石雕、泥塑或剪貼等手工藝品,極具巧思與美感,展現豐沛的藝術生命力,讓閩南文化建築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,堪稱為閩南傳統聚落的經典之作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外,就地理風水而言,作為「王氏家廟」的那幢雙落厝,門前右側有塊凸起的岩塊,據說那是龍脈之頭,而「神龍往往是見首不見尾」,所以,在廟內神龕後廊右側地面,也隱藏著凸起的岩塊,相傳那就是龍尾。換句話說,當初「王氏家廟」選擇建在龍脈上,正是希望能庇蔭子孫人丁旺盛,代代事業興隆。

        「山后厝」落成之後,王國珍將事業悉交兒子王敬祥經營,正式告老返鄉,從日本回到金門安享晚年,並親自將其中的十六幢宅第,分配給族人居住。同時,也聘請私塾老師在「海珠堂」為學子上課,實現興辦學堂的夢想。

        當然,王國珍並非只照顧王氏族裔,平日,在地方上熱心公益、樂善好施,致力修橋鋪路,造福桑梓不遺餘力。清光緒廿九年(西元一九○三年),王國珍走完人生旅程,在山后老家辭世,安葬於五虎山麓,距生於道光廿三年(西元一八四三年),正好享壽一甲子。

        王敬祥承接父業之後,進而發揚光大,事業版圖擴展至新加波、菲律賓、越南、印尼等地,在日本成為僑商巨擘,獲推荐出任「旅日華僑總商會會長」、並出錢出力支援        國父孫中山先生進行建國革命,擔任「中華革命黨日本支部長」。據說,其子王重山誕生,名字即由孫中山先生所取。民國十二年,王敬祥不幸於日本逝世,孫中山先生親臨悼唁,備極尊榮,隨後靈柩運回金門,落葉歸根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國珍父子,出生於皇清,雖不像許多鄉賢在科考「中舉」,接受朝廷封官賜爵,光宗耀祖。但是,所謂「行行出狀元」,他選擇到東洋日本打拚,卻也能幹出一番大事業,不但返鄉蓋房屋、辦學校,同樣能光耀門楣、造福桑梓;而且,也捐資贊助        國父孫中山先生從事革命建國大業。其愛鄉與愛國的情操,為旅外僑親立下了典範;所建的十八間「山后厝」,就是最佳的見證!

        民國三十八年,大陸河山風雲變色,金門不幸淪為「國、共」兩軍重兵對峙的戰場,近四十年烽火漫天,島上居民被迫流離失所,山后的王氏族人亦不能例外,許多人遷居台灣避禍,「山后厝」乏人管理,任風吹雨打,日久失修,屋宇房舍逐漸荒廢。

        民國六十四年,「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」為保護閩南文化遺產,斥資整修「山后厝」,規劃為「民俗文物館」、「禮儀館」、「喜慶館」、「生產館」、「武道館」、「休閒館」、「古官邸」等,並廣徵先民使用的古文物,陳列各館供遊客瀏覽,名為「金門民俗文化村」。

        民國八十一年金門結束「軍管」,翌年開放觀光,訪客絡繹於途飛臨戰地金門,爭相想看看九十七萬發砲彈擊不沈的海上孤島。當然,金門擁有豐富的人文史蹟,「民俗文化村」是觀光客必訪的行程,每日門前停滿著遊覽車,訪客徜徉於屋宇之間,手拿相機拍照留念。

        目前,「金門民俗文化村」由王氏族裔成立財團法人基金會經營管理,「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」編列經費協助維護。然而,當年由「戰地政務委員會」主導整修,又逢兩岸因「聯合國」席次爭奪劍拔弩張,台海戰雲密佈,因此,王國珍在日本發跡真正的原因,似乎被忽略了,展示館主體文宣的重點,著墨於其子王敬祥資助孫中山先生革命,政治宣傳意味濃厚,王國珍「有肚量,有福氣」之情節,未能詳實記載,似有美中不足之憾。

        畢竟,若非王國珍「有肚量,有福氣」,否則,當晚若拒絕了東北客借宿,恐怕就沒有「山后十八間厝」的故事發生,不是嗎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寫於二OO九年三月

上一篇 回文章列表 下一篇
操作

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