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
回首頁
位置 社論二集 操作 上一篇 下一篇

標題 發表刊物 日期
成立產銷合作社 助石蚵打開市場! 金門日報 2003.04.26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成立產銷合作社        協助石蚵打開市場!
  
        上週末,金寧鄉「石蚵文化節」系列活動,由「鴛鴦馬」隊伍引領揭開序幕,在曾經飽嚐戰火蹂躪的古寧聚落,展現金門傳統風情,透過媒體無遠弗屆的傳播,成功地打響金門石蚵的名號,為營造「一鄉一特產」樹立良好典範!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是的!這是一個以包裝行銷為導向的時代,任何產品都必須藉由美化、廣告宣傳,樹立品牌口碑,建立消費者信心,才能打開市場,提升附加價值,維繫產業永續經營。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金門四面環海,島的北海岸,北起金沙的官澳、西園,南迄后豐港及水頭,綿延十數公里的廣袤無邊的石條蚵田,每年冬季起至隔年夏初,是石蚵盛產的季節。每當海水退潮的時候,蚵村男女老少,或挑起竹籃、或推車下海採蚵,由於金門孤懸海隅,島上沒有工業區,海域尚未遭到污染,而且,歷史淵源久遠的金門石蚵,先天質佳味美,饒富營養價值,早已名聞遐邇!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由於養蚵人家都屬世代祖傳的產業,家家自行養殖採收,缺乏產銷合作社的輔導,未能有計劃的進行包裝宣傳行銷,或在盛產期進行市場調節、加工,任由蚵民個別搶收,爭先提著蚵桶沿街叫賣,不但平添蚵民無謂勞力負擔,亦且賣不到好價錢,辛勞採收剝殼的付出,未能獲得合理的報酬,至為可惜。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不可否認,石蚵是金門的名產,早已有口皆碑。當年島上駐防數萬大軍,滿街的小吃店和餐館,無不爭相高懸蚵仔煎、蚵仔餅、或蚵仔麵線的廣告招牌,爭取休假官兵上門消費。因此,鮮蚵在市場成搶手貨,價格跟著水漲船高,加諸政府擴大輔導養殖,塑膠蚵、篊竹蚵等紛紛出籠。只是,隨著兩岸關係和緩,島上撤軍之後,市場急劇萎縮,盛產的鮮蚵缺乏買氣,又有大陸貨入侵,蚵價節節衰退,蚵民生計面臨嚴重挑戰。    

      所謂「俗米在蘇州,也要知道門路去買!」  同樣的,金門石蚵得天獨厚,價廉物美,為饕客所喜愛,但是,畢竟遠在金門離島,台灣廣大消費者在市場買不到,因為,鮮蚵含水,又得注意保鮮,沒有包裝好,絕對上不了飛機,不像貢糖或菜刀等特產,觀光客可以自行採購,方便攜帶交寄。換言之,鮮蚵外銷,首重包裝、冷藏,而這個工作難題,並非一般養蚵人家所能克服!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平情而論,縣府配合拓展觀光產業,推展「一鄉一特產」,此番金寧鄉「石蚵文化節」系列活動,除了展現金門傳統風情,透過媒體無遠弗屆的傳播,成功地打響金門石蚵的名號,樹立良好典範,足以作為其它鄉鎮的榜樣。我們認為,石蚵是金門重要的產業,攸關泰半居民生計,相關單位宜主動研擬可行輔導措施,成立產銷合作社,整合零散蚵民的力量,致力包裝設計與廣告行銷,建立金門石蚵品牌,打進台灣生鮮果菜市場,才能為蚵民謀生機!    
  

上一篇 回文章列表 下一篇
操作

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