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
回首頁
位置 社論四集 操作 上一篇 下一篇

標題 發表刊物 日期
居民能有共識 地方才有發展! 金門日報 2004.11.25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居民能有共識      地方才有發展!
  
        根據報載:山后民俗文化村,由於停車空間狹窄,每逢國定假日、或連續假期,遊覽車經常無處停放,經金管處積極溝通協調,獲村民同意以設定地上權方式釋出私有土地闢建第二停車場,解決假日停車位不足的難題,冀望有助提升地區觀光遊憩品質。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是的!山后居民同意釋出私有土地,這是繼古寧村民提供雙鯉湖及週邊土地、和上庫村民提供陵水湖供金管處作整體發展建設之後,地方居民再次展現配合「觀光立縣」的誠意,對地區整體旅遊發展亦是一大喜訊。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不可否認,金門自撤軍以來,靠駐軍消費的市場百業蕭條,許多家庭生活頓失依據,企待另謀生路;而金門孤懸海隅,既無天然資源,亦無豐沛水電,欠缺發展工商及經貿的條件,唯曾是反共的最前哨,也是世界上落彈密度最高的戰場,加諸島上擁有豐富人文史蹟,成為發展觀光有利的條件,因此,眼前要增加民眾就業機會,發展觀光已是別無選擇的途徑!何況,國人旅遊蔚為風尚,金廈「小三通」成為台商中轉的捷徑,且大陸觀光客亦將登「門」,積極營造優質旅遊環境,掌握商機帶動地方繁榮發展,是當前重要的課題!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這些年來,地區發展觀光最大的障礙,在於戰地陰影無法完全消除,大財團及僑資不敢貿然進來開發,以致觀光環境停滯不前。其次,金門自古是僑鄉,許多鄉親遠赴南洋謀生,或因長期戰亂下落不明,且年代久遠,致諸多土地、房舍產權無法辦理繼承或整修。特別是重要觀光景點,想要整建開發利用,每每困難重重,難怪不久前世島會的外賓實地參訪,直指金門水泥道路太綿密,但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傳統建築殘破未整修。雖然,訪客一語道破金門觀光建設的缺失,但民主社會涉及私有土地或產權,在沒有獲得業主同意之前,任誰都無權處分,那是無可奈何的事,也是推展觀光建設的另一難題。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事實上,金門地方狹小,自唐貞元年間陳淵開疆牧馬以來,千餘年來島上的每一座山、或每一塊耕地,皆曾為先民開墾利用,雖然早年土地產權未經官署定界,但不成文的「公界線」深埋人心,神聖而不可侵犯。尤其,近年來因「終止戰地政務土地歸還或補登記」,許多土地已由民眾取得所有權,令地區公共建設土地取得難上加難。譬如說,碉堡藝術館自九月十一日開展以來,不但引起國內媒體廣泛報導,短短二個多月已吸引三十五萬人造訪,甚至,連日本NHK電視亦專程前來製作一個小時的專題報導,正當「碉堡藝術熱」逐漸加溫,相關單位正計劃擴大佈置經營,作為金門觀光賣點,可是,土地產權問題已橫阻在眼前,成為企待解決的難題。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平情而論,金門是離島,發展觀光旅遊增加就業機會,已是別無選擇的途徑,鄉親除應團結向心,爭取揮別戰地陰影,讓外資大舉進駐開發;同時,亦應體認唯有金門繁榮進步,未來子孫才不必流落他鄉謀生,因此,我們樂於見到山后居民同意釋出私人土地開闢停車場,但願這是良好的典範,值得大家效法學習。畢竟,唯有居民能獲得具體共識,地方才有發展的機會!  
  

上一篇 回文章列表 下一篇
操作

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