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
回首頁
位置 社論一集 操作 上一篇 下一篇

標題 發表刊物 日期
正視保存閩南式建築文化的呼聲! 金門日報 2002.11.03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正視保存閩南式建築文化的呼聲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─欣見澳洲與廈門學者共同關心金門建築史蹟說起
  
        上月廿七日,文建會陪同澳洲建築史蹟維護專家培德曼一行抵金,展開兩天世界遺產潛力點履勘與評估,對於金門豐富的閩南式建築、傳統聚落留下深刻的印象,期望大家多做基本保護措施,讓先民的文化資產得以永續保存。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無獨有偶,兩天後,廈門城市規劃學會應邀抵金交流參訪,一致認為金門具有豐富的人文史蹟,兩岸若開放三通,將吸引大陸觀光客,應持續做好閩南傳統建築維護工作,妥善規劃為兩岸風景旅遊勝地。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讀這兩則新聞,著實令人喜憂參半。喜的是,不只洋人盛讚金門擁有豐富閩南式建築資產,連對岸來的同文同種同胞,也異口同聲呼籲應做好維護工作,永續保存成金門重要文化資產。然而,令人憂慮的是,我們有認真持續在維護嗎?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曾經,有一名導演,看中一個衣衫襤褸的街頭流浪漢,與他約定試鏡拍戲。流浪漢聞之雀躍不已,立即借錢去理頭髮、買新裝,高興得徹夜未眠,隔天一早依約趕去報到,準備上鏡頭過過明星癮!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豈料,導演端詳半天才恍然大悟,認出眼前打扮入時的男子,正是那個臉不洗、頭不剃的流浪漢,馬上請他回家。因為,他戲裡要的角色,是潦倒落魄的流浪漢,衣著光鮮亮麗的角色並不欠缺!結果,流浪漢只得黯然離去,不但錯失明星夢,還因而背負一身債!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這個流浪漢的寓言故事,淺顯易懂,鞭辟入裡,不由得令人聯想到金門發展觀光事業,訪客想看的是具有閩南風味的金門、和極具神秘色彩的戰地。可是,近年來,各地現代化建築物如雨後春筍般林立,原有紅磚簷角、燕尾馬背的屋宇逐漸消失,特別是脫去軍管的外衣,海岸防護鐵絲網不見了,軍營碉堡剷平了,馬路濃蔭蔽天的行道樹砍光了,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柏油路面,和整齊的電燈桿,現代化的金門島,已尋不著戰爭氣氛,也失去傳統的風采,與台灣中南部鄉下並無兩樣,就像那個衣衫襤褸的流浪漢,剃頭、洗臉和穿上新衣,已失去原有的面貌。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當然,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!」金門要經濟建設,居民生活要現代化,軍佔民地要歸還,這是擋不住的時代潮流,然而,站在「物以稀為貴」的商業觀點,金門推展觀光事業,島上豐富的人文史蹟,和戰役遺址是最大的賣點,這些在別處看不到的,才是吸引觀光客的誘因,失去了賣點,還用什麼吸引觀光客?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幸好,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自成立以來,針對山后、瓊林、歐厝、珠山及水頭等轄區內傳統聚落閩南式建築,每年斥資數千萬元,加強保存維護不遺餘力。但在金管處轄區外,還有許許多多傳統聚落,缺乏保存維護,誠屬可惜!此次澳洲及廈門專家、學者異口同聲,期盼我們能持續做好閩南傳統建築維護工作,但願他們的呼聲,能喚醒鄉親在追求現代化生活之外,也能共同珍惜寶貴的文化資產!  
  

上一篇 回文章列表 下一篇
操作

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