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
回首頁
位置 社論六集 操作 上一篇 下一篇

標題 發表刊物 日期
綠美化金門有成道路景觀展新貌! 金門日報 2005.11.14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綠美化金門有成    道路景觀展新貌!
  
        時序入冬,開車上路,放眼依然是一抹濃得化不開的綠,特別是部份已完成行道樹更新的路段,兩旁植栽逐漸蔚然成林,不同樹種展現獨具特色的風格,搭配路旁綠帶遍植多樣性花卉、灌木與地被等植物,呈現多層次的地景美感,且清新、幽香的氣味瀰漫空氣之中,車行其間遊目騁懷,令人心曠神怡!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是的!道路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網路,而行道樹景觀規劃塑造,最能展現環境與特色,不僅能豐富居民生活品質、厚植觀光旅遊資源,更能表徵當地國民生活之水準,是地方建設重要工作之一環。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根據縣志記載,金門島上原本樹木蓊鬱茂盛,惜明朝末年遭兵燹災禍,以及住民肆意砍伐,造成表土流失、飛沙走石耕牧維艱,尤以東半島受害最深,曾是「人丁未滿百,京官三十六」的西洪村,就為風沙所湮沒,僅剩今榕園「慰廬」一宅。因此,許多村口皆設有「風獅爺」鎮煞定風沙,原因就在於此!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民國三十八年底國軍轉戰金門,翌年先總統  蔣公蒞金巡視,見島上童山濯濯,且缺乏湖庫蓄水,乃指示金防部司令官胡璉上將積極「植樹蓄水,綠化金門」,獲蔣夫人贈木麻黃等樹苗五十餘萬株,以專機空運金門,分交部隊官兵種植,成效進行考核評比,阿兵哥怕樹苗枯死,甚至連洗臉水也用以澆灌樹苗,以提高存活率;迨至民國四十五年金門林務所成立,專責育苗和造林,軍民胼手胝足,讓島上處處綠樹成蔭,獲中外訪客讚譽為「海上公園」!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當然,  當年處在敵人的砲火下,一切以「戰備」為最優先考量,更因當時金門是戰地,島上只有軍車,民間車輛少如鳳毛麟角,加諸戰時「物力維艱」,許多建設因陋就簡,道路皆以人工克難打造,狹窄的路旁栽植耐旱、生長力強的木麻黃,主要目的在掩蔽軍事活動,因而每條道路皆仿若「綠色隧道」,極具地方特色!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隨著時代變遷,金門不再是戰地,且對外開放觀光,不但家家有轎車,更引進許多大型遊覽車,原有道路無法承受今天的車流量,尤其,木麻黃逾齡老化枯朽,動輒傾倒壓毀人車,尤其是民國八十八年「丹恩颱風」侵襲,島上木麻黃遭摧折泰半,倖存者也幾成危木。近年來,為配合地區整體經濟建設規劃拓寬道路與埋設水、電管線,必須伐除逾齡的木麻黃,金門林務所依「適地適木,先植後伐」的原則,有計劃的實施行道樹種更新,以發揮森林經濟與生態保育之效益,冀望營造各具特色的道路景觀,重塑新的「綠色隧道」,進而帶動觀光事業蓬勃發展。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平心而論,金門屬海島型的氣候,土壤貧瘠、雨量稀少、東北季風強勁,造林栽樹並不容易,也非一蹴可及,然而,近些年來,金門林務所從以往單純的育苗造林工作,增加海岸林更新、林相更新、保林護林、林地管理、木材利用、環境綠美化、行道樹更新及美化、森林遊樂、公園管理、生態保育等多項任務,每天有二十組的工作成員,默默在造林和綠美化環境,讓島上一年四季放眼儘是一抹濃得化不開的綠,特別是行道樹經有計劃的更新,道路景觀展現新貌,行車其間彷如遊暢公園,令人心曠神怡!    

  

上一篇 回文章列表 下一篇
操作

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