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
回首頁
位置 書齋手札 操作 上一篇 下一篇

標題 發表刊物 日期
諧音的妙用 2007.09.25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諧音的妙用

/林怡種

        近幾年來,台灣政壇「藍天變綠地」,以「去中國化」為主流的教改團體掛帥,學生不再寫書法、升高中不考作文,只要強記片斷知識,懂得填寫答案卡,就能輕鬆上大學、或上研究所;尤其,許多學生迷失在電腦和網路世界,線上聊天或手機簡訊,充斥諧音、符號和錯別字,大家見怪不怪,學生國字筆劃漸漸生疏,既不會造句、也不會運用詞彙,動輒錯、別字連篇,國語文表達及閱讀能力,江河日下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樣的,大陸經「文化大革命」浩劫,在紅衛兵「破四舊──舊思想、舊文化、舊風俗、舊習慣」運動下,中華民族五千年固有文化被摧毀殆盡,並在國字「簡體化」  之後,也是錯字、別字,諧音字充斥,連市街招牌,也不能倖免!

        不久前,大陸為「搶救中文」,已明令禁止廣告使用「諧音字」,諸如「百衣百順」、「食全食美」等等故意使用諧音錯字的招牌,工商行政和市政管理部門予以強制拆除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實,兩個字讀音相同或相近,稱作「諧音」,古人創作詩詞、或吟對,甚至是暗示、隱諷,亦常使用諧音。諸如: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,號「東坡」,結交一個法號「佛印」的和尚朋友,兩人常在佛學和文學上切磋、調侃;有一次,二人泛舟論詩、飲酒取樂,船至江中,東坡突然望著河岸大笑不止,佛印莫名所以,覺得其中必有蹊蹺,順著岸邊望去,只見一隻狗正埋首啃骨頭,頓然徹悟:「狗啃河上(和尚)骨」,佛印心知東坡咒罵他,突然靈機一動,將手中扇子丟進江裡,然後也哈哈大笑,東坡仔細一瞧,那把扇自己題過詩,卻丟進江裡順水漂流,豈不是「水流東坡詩(屍)」嗎?又被和尚將了一軍!

        再者,從前有一位宰相,有意把女兒許配給得意門生,但又不便直說,於是,邀請門生到府上品茶吟詩,宰相指壁上一幅畫曰:「因荷而得藕?」門生心領神會,立即回應:「有杏不需梅!」原來,宰相問的是「因何而得偶?」門生答的是:「有幸不需媒!」因為,荷、藕、杏、梅皆為植物,且問答之間對仗工整,又因「何、偶與幸、媒」諧音隱意,促成一段良緣佳話!2007.09.25.
      



上一篇 回文章列表 下一篇
操作

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