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
回首頁
位置 奇人軼事 操作 上一篇 下一篇

標題 發表刊物 日期
後記 --《金門奇人軼事》 浯江副刊 2009.07.10.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《金門奇人軼事》後記  

/林怡種

        民國八十一年之前,金門是烽火漫天的戰地,實施「戰地政務」軍管,一般人不能隨便出入。當時,國內知名作家丘秀芷女士經常「為文化上前線」,分批帶藝文作家送書到金門,或帶名嘴深入校園與營區演講,跑遍大、小金門各聚落,因而對金門島嶼瞭若指掌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一次,在一項文藝座談會上,她盛讚金門是有歷史、有文化的地方,然因外地人不能自由進出金門,特別呼籲在地的文史工作者,儘快運用筆、鏡頭或錄音帶,記錄島上的風土民情,讓金門珍貴的人文資產得以保存,否則,隨著歲月腳步的遞嬗,將逐漸消失於無形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樣地,也有一次,台灣知名鄉土作家黃春明先生和李昂小姐,應邀飛越台灣海峽與金門地區藝文界舉行座談,就文學、小說寫作上的問題,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對話。

        席間,僅第三次到金門的黃春明大師,憑其敏銳的觀察,以及豐富的想像,直指金門曾歷經戰火蹂躪,親情飽嚐悲歡離合,島上俯拾皆是寫作的好題材。因此,戰地有志文藝寫作的朋友,切莫錯過千載難逢的良機,趕快拿起筆來,寫下不朽的篇章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昂大師也說,人們走過的歷史,是不可逆轉的一頁,譬如今天民生比以前富庶,即便環境變遷,不幸再回復往昔貧窮的日子,但今後的貧窮,絕對與過去的不一樣。換句話說,文學反映人生,這一代的金門人走過的戰爭悲情歲月,應即時記錄保存,畢竟,歷史是不可逆轉的一頁!

        有幸,承蒙文壇大師的諄諄教誨,時如暮鼓晨鐘般的在耳畔迴盪。當有機會擔任《金門日報》編輯、編輯主任與總編輯時,特別是在主編「浯江副刊」的那段日子,即念玆在玆的以收錄浯島風土民情為己任;先後開闢「金門憶往」、「咱ㄟ俗語話」、「地方傳說」、「砲火餘生錄」及「老照片、說故事」等等專欄,供關心金門的朋友共同記錄浯島的風土民情。同時,自己工作閒暇,也常帶著照相機、錄音機,走訪鄉野聚落探尋史蹟文物,或聆聽老阿公、老阿嬤說故事,採集一些鄉野傳奇,佐以史籍資料彙整成篇,希望透過報刊之發行,並隨網際網路無遠弗屆傳播,盼讓更多旅外僑親了解家鄉的人文風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,吾輩生長在戰火下,沒受過完整的教育,僅憑童年到軍營附近耙草,從垃圾坑撿拾過期的勝利之光、文壇、文藝月刊等斷殘雜誌,囫圇吞棗的激盪出一股熱愛文藝的傻勁;說得更明白一點,筆者才疏學淺,沒有高深的學問做基礎,僅以最淺顯、最通俗的文字記錄一些聽來的傳說故事,如此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本書能順利結集付梓,首先,要感謝文壇前輩陳長慶先生、郭哲銘先生、陳欽進先生指正並推介作序,葉鈞培老師提供蔡復一位於廈門翔安區墓園與同安區故居的照片,以及書法家張水團先生為書名題字;其次,書中情節,大部份是鄉野採集,因年代久遠,雖已盡力考證,仍恐有舛誤、疏漏,尚祈        十方先進不吝賜教指正!
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二OO九年六月廿五日  


上一篇 回文章列表 下一篇
操作

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