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
回首頁
位置 綠色筆記 操作 上一篇 下一篇

標題 發表刊物 日期
鱟的印象(上) 金門日報 2012.08.31.
《綠色筆記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鱟的印象(上)
/林怡種

        我出生的地方──金沙鎮洋山村。家的大門外是海,每天推開柴扉,映入眼簾的是潮起潮落、沙鷗飛翔,以及對岸故國河山的層巒疊影。  

        相傳古早時期,閩南陸地板塊連結在一起,後因地殼變動,部份土地沈淪為海水淹沒,以致分離形成金門島孤懸海中。因此,金門與大陸之間的海,是淺灘型的內海,潮汐落差很大。漲潮時,緩緩漲起的海水淹沒蚵田與泥灘,沒有巨浪拍岸捲起千堆雪,也沒有澎湃迴盪的濤聲;退潮時,海水從岸邊退落一、二千公尺之遠,裸露出一大片泥灘與蚵田。站在金門岸邊舉目西望,金廈海峽僅剩一衣帶水,兩岸近在呎尺,讓人有一步即可跨越的感覺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海藏無盡,海裡有魚、有蝦、也有螃蟹;尤其,退潮後的泥灘,有石蚵與各種貝類,讓居住海邊的子民,在潮來潮往間際,有取之不盡、享之不竭的的海鮮。

        我的童年歲月,正是「國、共」兩軍隔海爭戰熾熱期間,戍守金門島上的國部隊為防止敵人進犯,除在海岸架設鐵絲網和廣植帶刺的瓊麻阻絕,並沿海岸線埋設各式地雷,僅在內側鐵絲網上懸掛繪有骷髏頭,象徵死亡的倒三角紅色警告牌,不知好歹擅闖管制區者,若沒有被地雷炸死,無論是軍人或平民百姓,只要下海泅水,即被認定是「敵前逃亡」,岸際衛哨兵發現可開槍格殺勿論。而一般村民發給「蚵灘民證」,由管制哨下海捕魚或採蚵。

        按理說,依規定年滿十六歲才能申辦「蚵灘民證」,但國軍部隊海防班哨就在村內,與各家戶居民熟識,官兵深知在砲火下的村民生活艱苦,孩童課餘時間都要幫忙田間農事、或下海撿螺拾貝貼補家用,所以,沒有「蚵灘民證」的少男少女要下海,通常向衛兵打個招呼,就能通融准予出入。因此,從小我們就在海灘裡打滾,可以說是在海裡長大的孩子。

        金門島的西岸海域,退潮後不見潔白的沙灘,放眼盡是一抹黝黑的泥沼,以及延伸廣袤的蚵田;村民們下海採蚵,都要先走一段泥灘路,路旁的泥沼潮間帶,觸目盡是大大小小、五顏六色的招潮蟹、與褐灰色的彈塗魚,悠閒地在相互追逐嬉戲,但只要人們腳步走近,即迅速各作鳥獸散,爭相鑽回洞內躲藏,消失得無影無蹤,人們想捉拿一隻來瞧個究竟,委實並不容易。然而,等到人們腳步遠離之後,牠們又各自爬出洞外,繼續在泥灘上快樂、逍遙地追逐嬉戲。

        當然,泥灘裡還有蟳和蟹,以及各種蛤和貝,退潮後都有其隱身保命的本能,躲藏在泥灘裡僅露出呼吸的針孔,若非經驗豐富的箇中高手,很難發現其蛛絲馬跡。

        唯一比較特別的是,泥灘裡還有一種「鱟」,無論是「成鱟」或「稚鱟」,雖也能隱身在泥灘裡,卻因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」,從牠們爬行的足跡,很容易被人們發現,尤其,當人們靠近,既無動於衷,也不會逃避躲藏,常被人們手到擒來。

        任誰都知道,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,地球上的生物都必須攝取食物充飢延續生命,以致形成弱肉強食的食物鏈,大魚吃小魚、小魚吃蝦米。唯獨人類高度文明之後,攝取食物不再只為充飢延命,而是為享受珍奇野味、滿足口腹之慾。

        於是,無論是天上飛的、或是地上爬的,什麼都可以弄來吃,所謂的「有毛的吃到鬃蓑、無毛的吃到秤錘」,愈是稀有的山珍海味,覺得愈是名貴滋補,因此,貪婪的饕客大口地吃蟹黃、燕窩、魚翅,吃犀牛角粉,射殺黑面琵鷺。而鱟,形狀奇特怪異,愈來愈稀少,自是不能倖免,亦被老饕視為盤中佳餚,不在話下。

        「鱟」,讀音為ㄏㄡˋ,從字型上看,有人稱為是「有學問的魚」;另從實體形狀瞧,有人叫牠是「海怪」。其實,牠是一種海底棲息的無脊椎動物。國際學術上的歸類,是屬節肢動物門、有螯肢亞門、肢口綱、劍尾目。在地球上至少有二億五千萬年以上的生活史,較諸於人類演化歷程,還要更為久遠,堪稱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,被譽為是史前的「活化石」。

        根據相關文獻記載,地球上的「鱟」,總共有中國鱟、美洲鱟、南方鱟、圓尾鱟等三屬四種,分佈在美洲和亞洲部份沿海。其中的中國鱟,也稱為「三棘鱟」,外型呈灰綠色,分佈於長江以南的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香港、台灣和海南島海岸,以及南洋群島一帶。

        由於「成鱟」通常是一公一母勾纏在一起連結而行,所以,又被稱為「夫妻魚」或「鴛鴦魚」。另外,因外型酷似軍隊的鋼盔,以前,許多阿兵哥都稱為「鋼盔魚」;然在歐美西方國家,鱟的英文名字是horseshoe  crab  ,從字面上直接翻譯是「馬蹄蟹」,也就是看在洋人眼裡,鱟像是披著盔甲的武士,勇往直前,視死如歸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出生在海邊、生長在海邊,除了童年起即在海灘打滾,特別是讀高中時為打工賺學費,暑假期間常幫人下海佈置定置網,所以,我親眼看過鱟在海中游泳或爬行、與蟄伏泥沼的情形,並且,親手捉過鱟、挑到市場去販售,以及親眼看過有人用刀宰殺鱟的情景。甚至,吃過盤中煮熟的鱟卵、鱟腳,對鱟的生態擁有第一手的觀察,記憶永銘腦海深處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實上,金門位於閩南沿海,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,是「鱟」棲息繁殖的場所。每年的夏初至秋末,相當於五月至九月期間,成長超過十齡以上的成鱟,會一公一母緊緊勾纏在一起,成雙成對利用農曆初一或十五前後高潮的夜晚,從深海爬到海岸潮間帶產卵,繁衍下一代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般而言,母鱟體型肥大,含劍尾可長到六十公分,約有四至五公斤重;公鱟瘦小,無論身長或體重,皆約略是母鱟的二分之一。於產卵繁殖期間,通常是由母鱟在前,馱著公鱟爬行。當牠們由深海爬到岸際潮間帶之後,母鱟開始尋找合適的沙灘耙鬆沙礫產卵,大約每隔二、三十公分的距離,產下數十或數百個卵,伏在母鱟身後的公鱟,適時釋放精液使卵子受精,並迅速用腹腔內的螯肢撥取砂土覆蓋,以防範魚類或鳥兒偷吃受精卵。

        母鱟產在高潮線沙礫上的卵,藉著退潮後陽光曝曬孵化;倘若順利的話,每隻母鱟能產下數萬顆卵,至於其中有多少能順利孵化,端看每顆卵的造化際遇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鱟卵,一顆顆圓滾滾、黃澄澄地,仿如高粱粒一般大小,並和其他蛋類一樣,含有豐富的蛋黃和蛋白質,無論是清蒸或快炒,濃腴的蛋黃料理,確是質鮮味美,極具營養價值,是饕客眼中的天之美祿;更因每隻孕育待產的母鱟,肥碩的腹腔內懷有數萬顆卵,因而成為漁民爭相獵捕的目標。

        鱟的全身由堅硬的盔甲外殼裹覆,外型酷似鐵甲武士,其構造有三部分:最大的主體是堅硬似盔甲狀的「頭胸部」、其次是連接「頭胸部」的分節,兩側帶有腹棘的「腹甲部」,以及拖在後面長型、尖且硬、狀似利劍的「劍尾部」。

        最為特別的是,鱟所有器官都包裹在堅硬的盔甲殼內。因此,在深海裡生活,既不怕鯊魚利齒噬咬,也不怕魟魚、虎魚鋒利的毒針螫刺,並能輕易隱身蟄伏於泥沼之中。換句話說,鱟在大海裡幾乎沒有天敵,難怪從古生代的泥盆紀時期起,魚類都還沒有生成之前,鱟已經存在地球上,即便是後來的巨獸恐龍稱霸地球,甚而滅絕消失,然而,鱟已歷經二、三億年以上的歲月,迄今依然在地球上生生不息,因而贏得史前「活化石」的美讚。

        雖然,鱟在海中沒有足以構成侵害的天敵,但在陸地上,萬物之靈的人們,卻對牠們趕盡殺絕不手軟。其中,以母鱟上岸產卵的路程最具危險,所受傷害最大。首先,要躲過漁民於海灘撒下的定置漁網,千萬不能誤入陷阱,否則,掛網之後命運多舛,下場凶多吉少。

        鱟於上岸產卵途中,倘若幸運的話,避開魚網闖過第一關,順利爬上高潮線,但有經驗的漁民,只要站在岸邊,看到水面不斷冒出氣泡,即可斷定有母鱟在耙土產卵,直接下海捕捉,而笨手笨腳的鱟,雖其外殼二個尖角處各有一隻複眼,頭部前方也有一隻單眼,理應能察覺侵害者的動靜,卻無法像螃蟹張開大螯,展開噬咬反撲抵抗;也沒有魚、蝦具彈跳逃跑的工夫;更沒有如烏賊能施放煙幕躲藏的本能,只要是被漁民盯上,最後都乖乖束手就擒。

        除此之外,母鱟藉著黑夜爬上高潮線產卵,因腹腔內孕育數萬顆卵,一次滿潮只有短短二、三個小時,確實無法一次把卵產完,必須在海水退落前,趕緊先退回深海休息,等待明天黑夜再上岸,才不致於曝身沙灘或被人們活捉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許多母鱟上岸忙於產卵,抑或體力過度消耗,往往來不及退回深海,每每只退到離岸較遠一點的泥灘,即伏身鑽進泥沼隱避休息,可是,其爬行的足跡留在泥灘上,聰明的漁民循著足跡,就能輕易找到藏身的地方,不費吹灰之力手到擒來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每當海水退落的時候,海灘常常可見「尋鱟」的人,他們會從鱟的足跡,研判是上岸或退下的,如果是上岸產卵的,足跡上了沙礫或經過海草地帶即中斷,便無跡可循;相反地,若是退回海底的足跡,通常是退到不遠處隱藏歇息,順著爬行的足跡尋找,大抵都能有所斬獲,所以,「尋鱟人」只要發現新的下行足跡,即在其走道上做記號,插上樹枝或堆放石頭,通常是以腳推一些泥巴橫堵,表示是最先發現者,其他人便不能與之爭奪,日久相沿成習,在窮鄉僻壤的漁村,居民普遍沒有受過教育,但人人重然諾,遵循不成文的約定,鮮少有爭吵互不相讓的情事發生。

        鱟若被活逮,無論是漁民帶回家,抑或送往市場,最終的命運都難逃被宰殺肢解,經過烹煮料理之後,成為人們桌上的佳餚。致於體型瘦小的公鱟,只有腹腔內五對節肢有肉,或可勉強供人食用,其餘的,毫無食用價值,難怪在漁村裡有「鱟母掠來刣,鱟公放落海」的傳說。(未完待續)

上一篇 回文章列表 下一篇
操作

回首頁